上回提到老公因為超討厭新工作便在聖誕假期前辭職,令我們生活大亂。不過這件事令我體會到 :
1. 為金錢而做自己討厭的工作是會消耗生命力。
壓力和負能量久而久之會令身體生病,到時要把賺到的錢去治療。
2. 打工其實不太實際,這樣一失業幾個月便要花掉我們幾十萬積蓄去找工作。
沒有積蓄的人根本不可以任性地辭職,要先找到工作,或低頭繼續工作不要被炒。
我上司就是其中一個, 仔細老婆嫩, 他咬緊牙關地撐下去。
3. 要達到財務自由應該是要創業或者投資,當然會有風險。但打工也會被炒, 都是風險。
從來沒有想過要「發達」, 但希望有一天能夠達到財務自由,就是不用擔心生活,工作是為了興趣或者賺錢買花戴。
本來以為老公得到這高薪厚職時就是我的財務自由, 於是都在規劃我們的退休計劃,怎料只半年計劃便失敗了,
原來靠工資不可靠,一場大病就計劃泡湯。
我的退休計劃是要有三層供完的房子收租, 自己的房子也供斷, 我不想為生活而工作到 65 歲。
如果想生活質素提升, 可能再打打兼職,或者有其他投資項目利息能作為 bonus 去旅行的。
做人一定要有目標,然後計劃怎樣達成
小學初中時幻想將來 17 歲的自己會是:「高高瘦瘦在藝術院讀設計, 將來當設計師」
為了圓夢讀書時只 focus 在藝術和音樂科目上, 放棄其他與將來工作無關的科目例如數學、物理、中史和地理等, 由得它們零分吧。
試想想, 學生每天的溫習時間就只有那數小時 (因為我要打機去玩看卡通片, 其實只有兩三小時), 如果要溫習所有 13 科,即是每科只有十幾分鐘, 而且越難的科要花更大力氣和時間去溫, 倒不如多花點時間去讀好自己喜歡的五六科上, 取得更高分更好。
現代學生要全科 A 即是基本上都不能玩了, 每天除了睡覺和吃飯其餘時間就是上學/溫習/讀書/補習/學習/(不是自己興趣的) 興趣班和做功課, 為長大後每天工作 12 小時做好訓練, 磨滅工作 (學習) 熱誠就是這樣從小練成的, 多謝大家。
結果 17 歲時真的就在藝術大學念時裝設計, 畢業就當時裝設計師,圓夢了。
*** 不過沒有高高瘦瘦 (淚奔) ***
大學的目瞟如何達到?
讀書時我有三項興趣 : 旅行, 到不同餐廳品嘗美食, 買衫。
為了在交了生活費後仍能享受這三項興趣, 便打三四份兼職, 平日好慳好慳, 住得 cheap 吃得 cheap,
不停打工和儲錢儲呀儲, 一夠錢便買機票去窮遊, 慢慢地把想去的國家清單逐一體驗。
財務自由計劃
畢業後正式做全職工作開始就迫自己每月要儲 $XXXX 放在銀行不准碰, 將來用於以下三點 :